close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明,我發現人們沉思的時間減少了。從前我們生活中處處都尋找得到空閒的片段時間,等車時、坐車時或等人時都是。人們利用這些片段時刻,思索著生活瑣事,時間長一點的話,還可以沉思一段時間,想想如何處裡眼前事物。

   現在則不同了。常常看到很多人拿著智慧型手機,手指不斷滑動,眼睛盯著螢幕,不在乎旁邊發生的一切。每天深怕漏接任何簡訊或電話,總是認為這是維持與外界聯絡的重要而且唯一的管道。有趣的是反而對身旁發生的人物或事物不感興趣,甚至夫妻或好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也各玩各的手機,融入於自己的世界。

   我們常常對不發一語,看起來像發呆一樣的人抱持著嘲笑的態度,認為這些人浪費時間,無所事事,可是我抱持不同的看法。我覺得現代人越來越缺乏所謂的發呆、沉思的時間,不斷找一些事情讓自己的頭腦忙碌,卻沒有深思熟慮,讓時光一天一天的過去。

   人活得越老,每天時間過得越來越快,不知不覺我也年過半百了。我鼓勵大家再怎麼忙,也可以試著晚上睡覺前的一二十分鐘設定為沉思時間,想想今天發生的種種,尤其對一兩件需要冷靜思考的事情好好沉澱自己的心情面對。相信在這段片刻時間,絕對可以感受得到白天所沒有的感動及體驗,重新理出情緒。

   現代的社會強調吸收外來資訊,與他人溝通,卻越來越少的人鼓勵年輕人沉思,和自己溝通。看到社會案件層出不窮,很多人躲進房間,建造自我空間。其實這些人的問題不在於躲進房間,看起來活在自我封閉的世界這麼簡單。可怕的是他們沉溺於電腦,相信網路世界才是真實世界。忙於敲鍵盤,樂在網路世界的溝通,卻疏於自我心靈溝通。

   以前的人並沒有電腦或手機的發明,他們即便躲在房間,面對眼前的只是幾本書本或窗戶前的景象。無論讀書或沉思,溝通的對象都是自己,不斷的自我沈思。經過一再重複的思索,最後體悟出人生的道理,身軀封鎖在書房,心靈卻已經翱翔世界。

   在現代這麼忙碌的社會中,我不敢說要放掉手機,不接任何簡訊或來電,但至少可以試著不要無時無刻滑動指頭,死盯著螢幕。利用等車或坐車的一絲絲空檔沉思,或者發呆也可以。到了晚上忙完手邊事情後,關掉手機,泡一杯熱茶,放一首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組曲,隨著旋律逐漸進入夢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 柏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