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在大學應用日文學系開了兩門課程,課程名稱都是由系上事先決定,有一門叫做「旅遊服務日語,另一門叫做觀光導遊日語」,分別開在上下學期。這兩科雖然已經教了幾年了,但是到現在我還是覺得這兩門課程的名稱有點奇怪。

   很多學校都設有「旅遊日語」這門課程,教授旅遊所需的日文會話能力。到目前為止我卻沒看過任何學校開設旅遊服務日語,我也一直試著找出它的含意。目前為止,我只能把它定義為培養學生從事旅遊服務業,包含旅館、領隊、餐廳該有的日語能力。

   至於「觀光導遊日語」就更有意思了。一般來說,導遊不就是國外旅客在台灣觀光時,為這些旅客服務的專業人士嗎?如果導遊有所謂「觀光導遊」的職稱,那應該還有另外一種甚麼甚麼導遊的存在。因此,我也把這門課程縮小定義範圍為「導遊日語」,教授身為日語導遊,必須擁有的日語導覽能力。

   無論觀光導遊日語」或「旅遊服務日語」,前提是先有中級程度左右的日語能力才可以修讀,尤其是「觀光導遊日語」,更是需要接近高級日語才能針對日本觀光客導覽並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問題是很多學生到了畢業時,仍然未具有一級左右的日語能力。

   我一直都呼籲應用日語系應該把重點擺在日語應用能力,而像日本文化、日本歷史等較為艱澀的課程,盡量採用中文教材就可以,除非對這幾門有興趣的少數優秀學生,改以選修方式加強深化,否則只要點到為止就可以。

   減少很多要求需要高級日語才能修讀得課程,應該在大學前兩年至三年把主要心力放在訓練日語聽說讀寫的表達能力,至少學完四年日語後,可以以最起碼的日語能力找到工作。具體來說就是可以用日語開會、聽電話、看報告、寫電子郵件等公司基本業務。

   無論是教育部或學校都必須認清學生素質越來越低落的事實,抓住社會脈動,提供學生就業前的基本訓練,已達整體社會的需求。否則,那麼多的大學只是培養一堆無法勝任日語工作的業餘人士,只是讓這些年輕人畢業後責怪老師和學校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 柏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